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/ 新闻动态/ 健康科普/

健康科普

临沂治疗风湿骨关节的医院

2025-09-19 14:58:51 浏览次数:302
字号: + - 14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随着气温骤降、湿气渐重,不少人的关节开始 “报警”—— 僵硬的膝盖、酸痛的腰脊、肿胀的手指,这些都是风湿骨关节病在低温天气下的典型表现。作为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风湿骨关节病的发作与气候密切相关,了解其病因、症状与中医疗法,是应对 “秋冬痹痛” 的关键。
一、追本溯源:风湿骨关节病的病因解析
中医将风湿骨关节病归为 “痹症” 范畴,核心病机在于 “气血痹阻不通,筋脉关节失于濡养”,而诱发因素与内外两因密切相关。
内因来看,主要是正气不足。中医认为 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若先天禀赋虚弱、年老肝肾亏虚,或长期劳累导致气血耗伤,会使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,为病邪入侵创造条件。尤其是肝肾两脏,肝主筋、肾主骨,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,关节易受损伤。
外因来看,风寒湿邪是主要诱因。秋季气温波动大,昼夜温差悬殊,湿邪尚未消退,寒邪已然渐盛,风寒湿三邪常夹杂侵袭人体。寒邪主收引,易导致气血凝滞;湿邪重浊黏滞,会阻碍气机运行,两者结合便会痹阻关节经络,引发疼痛。这也是为何天气转凉时,患者症状会明显加重的核心原因。此外,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、淋雨受寒、汗后当风等,也会增加发病风险。
二、明辨症状:风湿骨关节病的典型表现
风湿骨关节病的症状具有多样性,且常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,主要集中在关节及周围组织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  1. 疼痛:这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,疼痛性质多样,可表现为酸痛、胀痛、刺痛或隐痛,遇寒、遇湿或劳累后加重,保暖、休息后可缓解。疼痛多累及膝关节、髋关节、手指关节、腰椎等部位,部分患者可出现游走性疼痛。

  1. 僵硬: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,关节会出现明显僵硬感,活动受限,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,活动后可逐渐缓解,这种现象被称为 “晨僵”。

  1. 肿胀:关节肿胀多因滑膜炎症或关节积液所致,表现为关节周围组织隆起、按压有弹性或波动感,肿胀严重时会进一步加重活动障碍。

  1. 功能障碍:随着病情进展,关节疼痛、僵硬、肿胀反复出现,会导致关节活动范围缩小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关节畸形,影响日常行走、持物等基本功能,降低生活质量。

三、中医施治:辨证调理,驱散痹痛
中医治疗风湿骨关节病遵循 “辨证论治、个体化施治” 的原则,通过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式,达到祛风除湿、散寒通络、益气养血、补益肝肾的目的,有效缓解症状、控制病情发展。
(一)内服中药:辨证分型,调理根本
中医将风湿骨关节病分为多种证型,常见的有风寒湿痹证、风湿热痹证、肝肾亏虚证等,需根据不同证型选用对应方药。
  • 风寒湿痹证:以关节冷痛、遇寒加重为主要表现,常用蠲痹汤加减,以祛风散寒、除湿通络,药用羌活、独活、桂枝、秦艽等。

  • 风湿热痹证:若关节红肿热痛、遇热加重,则属此证,常用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加减,以清热通络、祛风除湿,药用石膏、知母、桂枝、薏苡仁等。

  • 肝肾亏虚证:病程日久、反复发作,伴有关节变形、腰膝酸软,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,以补益肝肾、益气养血、通络止痛,药用独活、桑寄生、杜仲、当归等。

(二)外治疗法:直达病所,快速缓解
外治疗法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关节,起效迅速,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  1. 针灸推拿:通过针刺穴位(如膝眼、阳陵泉、肾俞等)调节气血运行,配合推拿手法放松肌肉、疏通经络,缓解关节僵硬与疼痛。

  1. 中药熏蒸:将活血化瘀、祛风除湿的中药(如艾叶、生姜、红花、透骨草等)煮沸后,利用蒸汽熏蒸关节,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,达到温通经络、散寒止痛的效果。

  1. 艾灸热敷:用艾条艾灸关节周围穴位,或用温热的中药包热敷,借助温热之力驱散寒邪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不适。

(三)日常调护:辅助治疗,预防复发
除药物治疗外,日常调护对风湿骨关节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患者需注意关节保暖,避免受寒受潮,秋季外出时可佩戴护膝、护腰等防护用品;适当进行温和的关节锻炼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等,增强关节灵活性与肌肉力量;饮食上可多吃温热、补益的食物,如羊肉、生姜、核桃等,避免生冷寒凉食物。
四、及时就医:专业诊疗,远离痹痛困扰
若你已出现关节疼痛、僵硬、肿胀等症状,且随天气转凉逐渐加重,切勿拖延病情。及时寻求专业中医诊疗,可有效控制病情、减轻痛苦。如需预约咨询,可拨17653903120,专业医师将为你提供辨证指导与治疗建议,助你顺利度过秋冬,远离风湿痹痛。


咨询
电话
服务电话:

0539-8616785 (17653903120)手机号同微信

公众号
临沂永辉康复医院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