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沂永辉医院:中医外治法巧治静脉曲张,守护下肢健康
静脉曲张是临床高发的周围血管疾病,下肢为主要发病部位,教师、售货员、护士、司机等需长期久站或久坐的人群尤其容易患病。患病初期,患者多表现为下肢青筋凸起、蜿蜒迂曲,伴随轻微酸胀、乏力 感;若未及时干预,病情会逐渐加重,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、脱屑,严重时还会引发下肢溃疡,不仅影响外观,更会极大降低生活质量。
长期静息姿势:久站时,下肢静脉需对抗重力将血液回流至心脏,长期如此会导致静脉瓣膜承受过度压力,逐渐失去闭合功能,血液反流淤积,进而使静脉血管扩张、迂曲;久坐则会让下肢肌肉活动减少,肌肉泵作用减弱,同样影响静脉回流。
静脉瓣膜异常:先天静脉瓣膜发育不全,或后天因年龄增长、肥胖、妊娠等因素导致瓣膜弹性下降,都会使血液回流受阻,诱发静脉曲张。
其他诱因:肥胖会增加下肢血管负担;长期便秘、咳嗽时腹压升高,会间接压迫静脉,影响血液回流;此外,下肢外伤、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。
针灸 + 艾灸协同: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辨证取穴,常选取足三里(健脾益气)、三阴交(调和气血)、血海(活血化瘀)等穴位。针灸可疏通经络、调节气血运行,艾灸则能借助温热之力,温通经脉、散寒除湿,双重作用下,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,增强静脉瓣膜功能。
推拿手法辅助:采用轻柔的中医推拿手法,从脚踝向大腿方向缓慢按摩,帮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,减轻血管压力,同时缓解肌肉紧张,让患者在舒适的治疗过程中改善症状。
避免静息过久:久站或久坐 1 小时后,及时起身活动 5-10 分钟,可做踮脚尖、屈膝、散步等动作,激活下肢肌肉泵,促进静脉回流。
坚持适度运动:日常可选择游泳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,或每天做 3-4 组 “勾脚练习”(双脚缓慢勾起再放下,每组 15 次),增强下肢肌肉力量,保护静脉功能。
合理穿戴与饮食:需长期久站的人群,可在医生指导下穿戴医用弹力袜,帮助静脉回流;控制体重,避免肥胖增加下肢负担;饮食中适当摄入黑木耳、洋葱、山楂等有助活血化瘀的食物,减少高油、高盐饮食,多喝水保持血液通畅。
注意姿势与休息:休息时可将下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(如垫个枕头),帮助血液回流;避免穿过紧的裤子、袜子,防止压迫下肢血管。